jackily 发表于 2005-11-2 13:44:30

数据在硬盘上的保存结构(详细)



    硬盘存储数据是根据电、磁转换原理实现的。硬盘由一个或几个表面镀有磁性物质的金属或玻璃等物质盘片以及盘片两面所安装的磁头和相应的控制电路组成(图1),其中盘片和磁头密封在无尘的金属壳中。

   硬盘工作时,盘片以设计转速高速旋转,设置在盘片表面的磁头则在电路控制下径向移动到指定位置然后将数据存储或读取出来。当系统向硬盘写入数据时,磁头中“写数据”电流产生磁场使盘片表面磁性物质状态发生改变,并在写电流磁场消失后仍能保持,这样数据就存储下来了;当系统从硬盘中读数据时,磁头经过盘片指定区域,盘片表面磁场使磁头产生感应电流或线圈阻抗产生变化,经相关电路处理后还原成数据。因此只要能将盘片表面处理得更平滑、磁头设计得更精密以及尽量提高盘片旋转速度,就能造出容量更大、读写数据速度更快的硬盘。
   
   盘片表面处理越平、转速越快就能越使磁头离盘片表面越近,提高读、写灵敏度和速度;磁头设计越小越精密就能使磁头在盘片上占用空间越小,使磁头在一张盘片上建立更多的磁道以存储更多的数据。

jackily 发表于 2005-11-2 13:49:25

硬盘由很多盘片(platter)组成,每个盘片的每个面都有一个读写磁头。如果有N个盘片。就有2N个面,对应2N个磁头(Heads),从0、1、2开始编号。每个盘片被划分成若干个同心圆磁道(逻辑上的,是不可见的。)每个盘片的划分规则通常是一样的。这样每个盘片的半径均为固定值R的同心圆再逻辑上形成了一个以电机主轴为轴的柱面(Cylinders),从外至里编号为0、1、2……每个盘片上的每个磁道又被划分为几十个扇区(Sector),通常的容量是512byte,并按照一定规则编号为1、2、3……形成Cylinders×Heads×Sector个扇区。这三个参数即是硬盘的物理参数。我们下面的很多实践需要深刻理解这三个参数的意义。

joycei 发表于 2005-11-3 15:24:23

hgfhgfhfbmnbmnbmnbm

wyj_478 发表于 2005-11-4 09:51:36

shi fou you yongne?

xiakjie 发表于 2005-11-6 11:08:20

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

zmq_sf 发表于 2005-11-9 15:36:33

行行行行行行行行行行行行行行行v

qhdn 发表于 2005-11-10 09:59:00

ha ha hah a ha h

deemstone 发表于 2005-11-12 17:19:51

数据恢复是不是需要很高的技术熟练程度

米豆 发表于 2005-11-12 22:13:09

研究..研究!研究..研究!研究..研究!研究..研究!研究..研究!研究..研究!研究..研究!

zy200551 发表于 2005-11-13 22:54:44

隐藏个毛呀,什么东西值得你去隐藏!还有没有点雷锋精神呀!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数据在硬盘上的保存结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