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悉,一位国外DIY爱好者发现了一种可以获得[wiki]硬盘[/wiki]上未使用空间的方法,这些空间以隐藏分区的形式存在于现有硬盘中。如果打开这些隐藏空间,那么硬盘的[wiki]容量[/wiki]将加倍,例如80GB EIDE硬盘采用该方法后容量为150GB,而200GB [wiki]SATA[/wiki]硬盘也可以达到510GB。
下面是具体的操作方法:
需要工具:Ghost 2003 Build 2003.775(确定不要在这个软件上打补丁),两块装有操作系统的硬盘。为了便于说明,我们把用来扩展空间的实验硬盘称为T,该硬盘上的所有数据将会丢失;而过程中使用的另一块硬盘上的操作系统和数据都可以得到保存,我们称之为X。
操作步骤:
1.将需要恢复隐藏分区的硬盘T作为主盘,另一块硬盘X作为从盘。因为我们并不需要向从盘上写入数据,所以在从盘位置挂什么硬盘都可以。尽管如此,Ghost必须能够识别出第二个驱动器,以便完成以下的步骤。同时,确定硬盘T安装有操作系统,且硬盘T和硬盘X上的文件系统相同(例如两块硬盘都是NTFS或者两块硬盘都是[wiki]FAT[/wiki]32等等)。
2.安装Ghost 2003 build 2003.775到硬盘T上,使用标准设置就可以了。如果需要则在安装后重启系统。
3.打开Ghost,选择Ghost Basic。从一系列选项中选择Backup(备份)。选择C:\(这应该是需要恢复隐藏分区的硬盘T的盘符)作为备份来源。选择已经安装的第二块硬盘X作为备份目标盘(这个操作不会在硬盘X上写入任何数据,不用担心)。随便为备份数据选择一个名字,然后根据提示选择OK、继续、或者下一步,直到提示重启为止。
关键步骤:
4.一旦重启开始,你必须在计算机开始读取DOS或者任何驱动器之前关闭计算机。最好的方法是在BIOS读取完成,HDD被检测到时手动关闭计算机。
5.在你在Ghost开始备份之前强行关闭了计算机,你必须将需要恢复隐藏分区的硬盘T取下来,将已经安装有操作系统的硬盘X换上去。然后把硬盘T接到第二个IDE通道上(Secondary drive)。现在硬盘X应该是主盘,我们可以通过它进入操作系统。一旦重启到操作系统中,你应该能看到系统中第二块硬盘就是我们需要恢复隐藏分区的硬盘T,进入计算机管理,选择磁盘管理工具。你应该可以在硬盘T上看到一个8兆或者更小的分区,标示为VPSGHBOOT,此外还有一大块从未出现过的未分配空间。现在还不要[wiki]删除[/wiki]VPSGHBOOT分区。
6.选择未分配空间,创建一个新的主分区或者扩展分区。和使用磁盘管理工具进行正常分区工作一样,选择文件格式,并[wiki]格式化[/wiki]新的分区。格式化完成后,删除VPSGHBOOT分区就可以了。
7.下面是你应该可以从现在的硬盘T上看到的东西:
a:该硬盘的原始分区
b:我们刚刚恢复出来的新分区
c:8兆的未指派空间
8.如果想要把硬盘T安装回计算机中,并作为主盘运行,你需要先在磁盘管理工具中把硬盘T上原来的分区而不是我们刚刚格式化的分区设为活动分区。如果顺利的话,这块硬盘仍然可以正常启动,原有的数据也不会丢失。
注意:
不要试图同时删掉硬盘上的原有分区和隐藏分区以得到一个大分区,这样是不行的。原有分区和硬藏分区必须分开。完成后,Windows的磁盘管理工具将会报错,识别的硬盘空间为原始大小,而可用空间却包括恢复得到的隐藏分区在内。
这个操作可能会导致硬盘T上的数据丢失,所以最好使用没有重要数据的硬盘来做实验。在我们的实验中,有完全没有造成数据丢失的情况,但也出现过数据丢失的情况。不过相对于获得的巨大容量相比,这个风险算不了什么。 下面是一些测试结果:
[wiki]西部数据[/wiki]200GB SATA
恢复后空间为510GB。
IBM Deskstar 80GB EIDE
恢复后空间为150GB
[wiki]迈拓[/wiki] 40GB EIDE
恢复后空间为80GB
[wiki]希捷[/wiki] 20GB EIDE
恢复后空间为30GB
笔记本计算机用80GB HDD
恢复后空间为120GB
看完上面的操作步骤后,先别急着为自己的硬盘扩容。我们来看看为什么会有这种给硬盘“超频”的可能性呢?首先我们要知道一种可能性:现在的硬盘容量在进行质量检测之前很可能是“未知”的。用户所购买的60GB硬盘很可能和80GB硬盘在物理结构上有可能完全相同,它的容量之所以被划分为60GB是因为它只通过了80GB的质量检测。实际上这和英特尔、AMD对处理器的做法是一样的。一个3.0GHz的处理器可能被作为2.4GHz的处理器来卖,只因为它不能通过3.0GHz的质量检测,而只能通过较低频率的测试。也正是因为这样,这些处理器才有超频的潜力,这也造就了一大批超频爱好者对此乐此不疲。从这个角度上讲,硬盘具有某种程度“超频”的可能性。不过即使硬盘厂商可能预留一些冗余空间,这些空间的容量也不可能达到或者超过原有硬盘的标称容量。
第二,ATA标准具有一种“主保护区域”的功能。这个区域能被任何操作系统使用,但是要让这些区域对操作系统可用,需要一些特殊的ATA命令。
第三,硬盘会保存一定数量的剩余空间,以便在出现[wiki]坏道[/wiki]的时候可以重新映射。这些“剩余区域”实际上也是你硬盘上的剩余空间,在你的硬盘出现物理坏道之前完全不会用到。
尽管“主保护区域”功能可以被用于磁盘还原等用途,但是多数“不可见的剩余空间”都是有其存在目的的──不管是为坏道准备的备份空间,还是没有通过质量检测的部分容量。这些空间还担负着纠错、数据冗余等重要功能,为了数据的安全性,相信用户一般不会想用到这些容量吧。而且这些重要功能所占据的空间应该不会达到和硬盘标称容量相等的程度。
就算硬盘在物理结构上存在这种“超频”的可能性,但是按照上面的操作是否可以真正实现硬盘扩容呢?一些分析家认为,“按照上面的操作,我们得到的只是Norton Ghost在硬盘上创建的一个虚拟分区,而虚拟分区上的数据实际上还是保存在现有的分区中。在我们向虚拟分区添加文件的同时,现有分区的空间也会被占用。这就和我们使用的虚拟光驱没有什么两样,从操作系统上看,虚拟一个光驱增加了700MB的空间,但是实际上虚拟光驱自身要占用硬盘上的空间。更严重的一个问题是,由于上述的操作所说的是Norton Ghost的一种非正常使用,所以新增的分区很可能不是虚拟分区,而是和主分区相重迭的分区。也就是说,我们在新增分区上作的任何操作都可能损坏原有分区的数据。以前也有用户在使用FDISK或者PQ之类的分区工具时遇到[wiki]分区表[/wiki]出错,硬盘容量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但是这些增加的硬盘容量不过是因为分区表错误而重迭到原有的硬盘分区上而已,所以容量增加一倍的情况很可能是有两个重迭分区,而容量增加两倍的情况,例如200G──510G则是生成了三个重迭的分区。”
目前,根据网站上一些用户的最新实际测试报告,一些用户似乎已成功释放出硬盘上的未使用空间,但多出空间并没有达到原有硬盘容量的两倍,一些试图在新分区上写入数据的用户破坏了整个硬盘上的数据,而另外一些用户的硬盘却能稳定工作。这样看来80GB到底能不能变为150GB还需要专家验证,不过我们建议普通读者不要冒险对自己的硬盘做这样的操作。
==============================
结论:我不敢试,所不知真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