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修电脑才可能泄露艳照”的时代已然过去了,现在的新名词是“云艳照”。从陈冠希开始,中国网友某种程度上是第一次熟知了艳照,而这一次,数十位好莱坞一线女明星宽衣而来,让我们对大数据下的个人隐私问题再次产生忧虑,如果大数据作为一种技术,在未来统治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那么我们在云端的隐私该如何保护?女星艳照是从哪儿泄露的?就目前而言,讨论女星们为什么要拍这样的照片都是没有意义的,这个事情更值得细究的就是私人照片是怎么跑到公开网络上的。这就不得不提及苹果公司了,从目前来看,被曝光的女星们使用的都是iPhone,照片也都是存在或曾经存在iPhone里的。 苹果公司周二称,好莱坞女星艳照门事件的起因是这些名人的iCloud账号遭到了定向攻击。iPhone的照片存储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本地”,一部分是“照片流”,比方说,你用iPhone自拍了一张大头照,除非你特别设置,一般地,这张照片首先会存放在在手机自身的存储里面,然后,一张拷贝同时也会进入“照片流”,通过苹果公司的“iCloud云服务”上传到苹果的服务器里。如果你想删除这张照片,那首先既要删除本地的,同时也要删除服务器上的。不过苹果公司也表示在该公司所调查的所有案例中,并无一例是由于系统遭遇直接入侵而导致信息外泄的。 你在智能手机上的信息都不安全美国安全组织的移动设备网络安全专家克里斯-克罗雷称:“这只是被人们所忽略的一系列警钟之一。人们总是在某种程度上毫无保留地接受云存储个人数据的风险,直到他们真正看到与其有关系的人遇到倒霉事儿时才会幡然醒悟。” 除了系统本身可能存在漏洞外,手机上所安装的应用程序有时也会成为“定时炸弹”。以一位iPhone手机用户为例,其手机上安装了25个应用程序。其中要求“定位服务”权限的有11个;要求“通讯录”权限的有7个;要求“照片”权限的有11个;要求“麦克风”权限的有5项;要求“相机”权限的有5项。由此可见,手机软件对隐私权限的依赖和需求有多高。 当然,这样的问题不只出现在苹果用户身上,安卓手机的系统是开放式的,各种软件对隐私及敏感权限的要求更高。笔者查询一位同事的安卓手机发现,该手机总共安装应用软件60款。其中对隐私及敏感权限的要求如下:发送短信9款;获取短信内容15款;获取联系人20款;获取通话记录20款;定位手机29款;获取手机识别码46款。一些软件过分的权限要求,很可能为个人隐私及敏感信息的泄露埋下隐患。 大数据和隐私保护,并非难解悖论现在每个科技公司都在做关于大数据的研究,这是未来的趋势,它教人们兴奋,但同时它也带来了有关隐私的隐忧。同时,互联网信息存储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比如此次好莱坞外泄的艳照都是存储在“云端”。仅在我国,截止到今年3月,个人云用户数已超过3.51亿人。科技公司搜集的个人资料和上传到“云”的个人隐私由谁来保护?如果没有严格的隐私权法律进行规制,个人相关资料一旦被泄露,将会给公民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网络时代越发展,网络个人信息安全所受到的威胁也就越多、越大,针对此,因噎废食、远离网络应用,既不明智,更不现实,而一味呼吁用户个人 “提高防范意识”显然也是隔靴搔痒。真正的出路,在于通过立法和执法打击“偷窥”牟利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