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MHDD ERASE功能
刚从朋友那里得到一个旧的二手硬盘,说是没有问题,到我的机器上却情况很糟糕:读写很慢,看碟(拷到硬盘上的DVD)严重停顿;用HD TUNE测试,读写性能虽然不高,但也足够DVD播放了,而介质检测却极其缓慢,整个过程花了大约5个小时才完成;格式化硬盘(非低格、非快速),也需要大约5个小时左右;其中,在73~77%的一小段上,就需要大约2~3小时。显然,硬盘介质存在严重缺陷,但是,不管是格式化还是HD TUNE都没有报告坏扇区,估计也只是瑕疵而已。出于好奇,按照这里诸位高人的意见和经验,用MHDD来检测一下,结果非常惊人。有好几段出现下图所示的错误:
73%~77%区间,基本上都是这样的错误:
这也难怪,格式化和HD TUNE检测如此之慢了。
对硬盘理解还非常有限,想不到什么完整地解决办法,就尝试性的用MHDD带的ERASE试一下。试的结果非常惊人,几乎所有的红块都消失了,棕色块也减少到几十块的水平上,可以说,基本上解决了问题。比如73~77%位置上,几乎全是灰色块,没有颜色块。但当时没有拍下来。
今天用了一整天,主要是测试,往里拷贝照片、影片,抓音轨转换MP3等等,硬盘差不多折腾满了;晚上想对73%~77%部分的测试结果补拍照片,结果发现情况变坏了——又开始出现棕色块和红色块,但幸好不算太严重,如下图所示:
这里,有两个疑问,也想请教一下这里的高人:
1.之前故障时,硬盘检测故障扇区分布规律性太强了,而且能通过ERASE基本解决,这一般而言是什么问题?伺服信息错误吗?
2.才经过一天,情况就有所变坏,这是否表明了硬盘老化?预计寿命还有多久?
提前谢了! 惭愧。因为不会上图片,就只好上图片的压缩文件了。 觉的故障扇区间歇性故障不是伺服错误。而是磁头组件或主轴电机偏位错误。
微观理解是磁头与磁盘面规律性的接触盘面。引起 磁盘表面磁介质损伤。形成物理不可修复损伤。
ERASE是快速擦写功能。硬盘坏道的解决我觉的是通过2种方法处理了。
1,对硬盘的坏或不稳定扇区进行反复读写,暂时激活了不稳定扇区的磁性强度。达到修复坏道或不稳定扇区的目的。但此种方法会过一段时间后磁性会自动降低。情况会变坏。
2,激发了坏扇区替代程序,将坏道添加道g表了。但g表的数量是有限的。
见笑!不知是否使用以上两种或别的方法处理了坏道,还望高手不吝指教,这里先谢了!!
mhdd硬盘坏道的判定是根据每个扇区不同的读写时间判断的。如果不更改判断读写时间的话。 从硬盘修复过后的演示图来看
如果再将红色部分加入缺陷表,硬盘使用着不是什么问题了
绿色方块无非就是读写速度要差一些,不过没有什么大碍 学习中 ````(本文转载自中国硬盘基地www.intohard.com) _|x b)_
顶 恩.现在是坏道好搞定.反而是这些红色的好难除去..学习中. 原帖由 kuisu12 于 2007-9-27 12:55 发表 http://bbs.intohard.com/images/common/back.gif
恩.现在是坏道好搞定.反而是这些红色的好难除去..学习中.
我有同感,不知高手有何高招。 我有同感,不知高手有何高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