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陷列表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2

主题

26

回帖

918

积分

[INTOHARD]连长

Rank: 4

积分
918
发表于 2007-1-4 14: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缺陷列表

第一个问题:固件中与缺陷相关的固件是哪些?它们分别是:
        78#:缺陷计数器
        18#:P表翻译  LBA to CHS
        1B#:G表
        33#:P表数据、G表翻译(注:它绝对不是什么速度模块,真正的速度模块是另一个)
    第二个问题:这些模块有什么作用?
        78#:以垒加的形式记录了硬盘总的缺陷数量和每一个缺陷的物理“相对位置”。什么是相对位置?打个比方,有3个坏道,物理位置分别为1、7、55,在78#里就记为1、2、3。
        18#:P表格式和LBA to CHS翻译模块
        1B#:G表格式和以LBA方式记录的缺陷位置。
        33#:78#和18#、1B#之间传递数据的一个中间数据区。有校验这几个模块之间数据的作用。
    第三个问题:你告诉我们这些有什么用?这个不好说明白,我就举一个维修事例吧:
    待修硬盘:美钻三代30G
    故障现象:自检音不全,BIOS无法识别
    修复过程:首先通过换板排除了电板问题。
           跳安全模式,挂LDR进入(我手上没有30G的LDR,用40G的代替的。呵呵)DSP后参数和型号全部正常。于是读取固件列表,发现G、P表只有读取标志,校验、ID标志丢失。接着做了固件写入测试,返回结果为可爱的“0”,说明此时可以正常写入固件。然后复位P、G表,成功了。检查固件列表发现P、G表的校验、ID标志都出来了。在缺陷表菜单中打开P、G表,里边有坏道数据。一切正常,退出了DSP。
          调用MHDD,按F4扫描(REMAP、ERASE WAIT均关闭),开始时一切很流畅,一个色块都没有。但是,在45%、75%处出现了大面积坏道,估计有十几万个吧,而且一坏就是一片,很象划伤。用PC3000AT、ERASE写零无效,排除了逻辑坏道的可能。
          再进入DSP,清除P、G表内容。执行扇区再生命令,成功完成。退出DSP。
          又调用MHDD,按F4扫描(REMAP、ERASE WAIT均关闭),此时整个过程非常完美,仅出现了少量“X”错误,完成后进入DSP做G-P。如此重复3次,共发现坏道159处。全部写入P表。
          调用POWERMAX,执行全面低格。成功完成。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3-21 21:12
  • 签到天数: 23 天

    [LV.4]七品知县

    16

    主题

    1299

    回帖

    5663

    积分

    [INTOHARD]团长

    Rank: 8Rank: 8

    积分
    5663
    QQ
    发表于 2009-4-14 22: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正好有盘回头试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